类目 | 总计 | 备注 |
科研经费 | 26.9万元 | |
学术论文 | 16篇 | 一级A类 2篇 二级 2篇 |
学术专著 | 2部 |
各二级学(院)部:
现将《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的通知》(闽科资〔2021〕4号)文件转发,请根据文件有关要求做好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本次我校限项推荐申报指标1项。
为做好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本次申报组织工作采取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校科研院组织专家评审方式进行推荐申报对于截止2021年3月20日仍有到期未验收的省科技计划项目的学院(按照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流程状态显示作为界定依据)不得推荐申报;校内受理学院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20日,申报材料须完成个人和学院的系统在线提交并填写项目汇总表以及纸质申报材料(包含附件)一式2份。逾期不受理。
联系方式:吴璐晗 23535250 邮箱:jxxyxmk@163.com.
福建江夏学院科研处
2021年2月28日
各学院(部)、各部门:
为做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要求(详见附件),现将我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申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注意事项和截止时间
申请书文本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报送的纸质材料包括:
(1)经所在部门审查合格的国家重大和重点招标课题《投标书》一式7份(原件1份,复印件6份);其他类别课题《申请书》一式3份(原件1份,复印件2份),活页6份。(采取“一夹6”的方式,即6份活页叠夹在1份申请书内)。
(2)申报数据汇总表一律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设计的电子表格内容和顺序填写并按学科分类排列,以院部为单位加盖公章后报送至科研处项目科。
同时报送上述材料(含申请书、活页、汇总表)的电子版到指定邮箱(jxxyxmk@163.com)。
(3)每项课题的申请书、活页电子版按“姓名+申请书”“姓名+活页”格式命名。
(二)校内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19日中午12:00,逾期不予受理。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电子版见附件。
联系人:赵珊珊 0591-23531314
科研处
2021年2月8日
各学院(部)、各部门:
根据教育部的通知,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学院部做好组织工作。现将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请申报者务必仔细阅读相关申报通知(https://www.sinoss.net)和有关文件:(1)《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3)待发布的其他专项申报通知。此外,还有《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6〕317号)。
2.在线申报。(http://www.moe.gov.cn/s78/A13/)。
首次申报教育部课题的老师须申请开通个人账号,请在线申请。个人信息务请核实无误。
3. 我校个人在线申报截止日期
(1)一般项目截止日期:2021年3月22日中午12:00。
(2)限项申报的“高校辅导员”专项截止日期:2021年3月15日中午12:00
(3)限项申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专项等,教育部社科司尚未发布申报通知,校内截止日期比社科司发布的申报通知截止日期提早两周;
建议大家尽早上传,若有修改可以再传即覆盖先前上传。(往年有老师到截止时间点才上传,遇到网络故障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友情提醒:
(1)关于“经费预算”:
A.须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6〕317号)的要求,请仔细阅读该办法后填报。间接费用占30%(含管理费);
B.直接费用中的“设备费”不包括办公用品中的移动硬盘等,实在无可归的,可放“其他”。
(2)建议一般项目资助金额统一填写:规划基金项目,10万元;青年基金项目,8万元。
(3)基本信息中的“通讯地址”一律用学校主页上的“福建省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溪源宫路2号”。
(4)上传前须检查版式。
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咨询电话:010-62510667、15313766307、15313766308;信箱:xmsb2019@sinoss.net。
联系人:赵珊珊;
电话:0591-23531314
科研处
2021年1月26日
公共体育部于近日举办了题为“面向‘健康中国2030’的高校体育改革研究”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成果报告会。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与语言文字处陈丽红副处长、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海春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凌昆教授、我校程灵副校长、吴秋萍副主任及公共体育部部分教师出席会议,科研处吴军梅处长主持。
会上,公共体育部王颖主任分别从论题、观点、方法和建议等四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参会专家指出,大学体育改革尚处于薄弱阶段,该课题是对大学体育改革成果的有益补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创新价值,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
(公共体育部)
2020年1月15日,公共体育部在素质拓展基地(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开展主题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研究与实践指导”的龙江讲坛。此次讲座由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施芝元教授主讲,公共体育部王颖主任主持,公共体育部和学校其他相关教师到场参加。
施芝元教授首先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内涵作为切入点,指出虚拟仿真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技术和手段,关键在于寻找虚与实的结合点,实验教学内容为人才培养。选题要与专业相关,选择的内容应为课堂中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施教授就虚拟仿真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及改造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缩小非主要、次要内容,放大虚实结合内容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最后,施芝元回答了在座教师有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提问,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公共体育部)
2019年12月24日,公共体育部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主题为“不生病的智慧——中医导引运动处方”的龙江讲坛。此次讲座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鄢行辉教授主讲,公共体育部王颖主任主持,公共体育部全体教师与部分2019级学生到场参加。
鄢行辉教授首先从中医视角对疾病和运动处方进行定义,介绍多种评估方法,并指出中医运动康复模式由身体康复、功能康复和心性康复构成。随后讲解如何运用六字诀调脏腑、八段锦通经络、易筋经调功能,阐释中医运动导引处方配伍思路和相应的身体养护技术。
最后,鄢行辉回答了在座师生有关中医运动康复的提问,并与师生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公共体育部)
各学院(部)、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社科联《关于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闽社科评奖办〔2013〕1号)的文件精神,请各学院(部)、有关单位积极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申报。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请申报者认真阅读《关于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或登录福建省社科联网页http://www.fjskl.com.cn。
2、申报成果时限:在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的成果;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且未申报参评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成果。
3、申报对象:我省个人(成果申报时间截止前,参评成果作者人事关系应在我省)和集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省外作者研究福建问题的成果均可申报参评。所有成果必须以第一作者名义申报,每人限报1项成果(非第一作者不受此限);以单位或课题组署名的集体成果(出现个人名字的视同个人成果),申报数量不限。参评成果资格的具体规定详见《关于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4、申报要求:申报人按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的《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一式3份)和《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家评审表》(一式11份,须特别注意选择与参评成果形式相应的《专家评审表》)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连同参评成果(一式6份,其中未匿名处理的原件1份,匿名处理的原件或复印件5份;匿名指成果中有关个人和单位信息都必须隐去)于2013年6月7日18:00前送交各单位、各部门科研秘书。
5、本届评奖不收取申报费用。
6、各学院(部)、有关单位的科研秘书请于2013年6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科研处成果科(行政楼A324室),并将《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的电子版发送至870399465@qq.com,以便统一上报。
联系人:陈鸣
联系电话:23535027
E-mail:870399465@qq.com
附件:《关于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闽社科评奖办〔2013〕1号)
科 研 处
二○一三年五月九日